![]() |
项目忙还想过软考,您需要简练! 《简练APP》针对软考项目管理中级高级,梳理历年真题、大纲、教程、知识点四者的动态关系,建立一体化的“学习-检测”系统,大纲为主线,教程为源点,知识点逐个击破,用真题检测。 |
解析:“程序流程图、数据流程图等”是结构化方法使用的主要分析设计工具,而“先开发一个简化系统待用户认可后再开发最终系统”则是原型法的特征。 因此,该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开发方法属于“A.结构化方法与原型法的组合应用”。
知识点: 面向对象方法 结构化方法 原型法-工具技术
解析:螺旋模型它将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结合起来,强调了其他模型所忽视的风险分析,特别适合于大型复杂的系统。 螺旋模型沿着螺线进行若干次迭代,图中的四个象限代表了以下活动: (1) 制定计划:确定软件目标,选定实施方案,弄清项目开发的限制条件; (2) 风险分析:分析评估所选方案,考虑如何识别和消除风险; (3) 实施工程:实施软件开发和验证; (4) 客户评估:评价开发工作,提出修正建议,制定下一步计划。 螺旋模型由风险驱动,强调可选方案和约束条件从而支持软件的重用,有助于将软件质量作为特殊目标融入产品开发之中。 螺旋模型强调了其中的“B.风险分析”阶段。"
知识点: 螺旋模型
解析:"服务支持流程为: 事故管理 问题管理 配置管理 变更管理 发布管理 因此按照IT服务管理流程,服务台应向“B.事件经理”提出服务指令。 "
知识点: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解析:"服务级别协议是指提供服务的企业与客户之间就服务的品质、水准、性能等方面所达成的双方共同认可的协议或契约。 典型的服务级别协议的内容: 1)与各方对所提供服务及协议有效期限的定; 2)服务提供期间的时间规定,包括测试、维护和升级; 3)对用户数量、地点以及/或提供的相应硬件的服务的规定; 4对故障报告流程的说明,包括故障升级到更高水平支持的条件。应包括对故障报告期望的应答时间的规定; 5)对变更请求流程的说明。可能包括完成例行的变更请求的期望时间; 6对服务级别目标的规定; 7与服务相关的收费规定; 8)用户责任的规定(用户培训、确保正确的桌面配置、没有不必要的软件、没有妨碍变更管理流程等); 9对解决与服务相关的不同意见的流程说明; “C.发生一起超时事件罚款 300元 ”属于服务合同违约的处罚条款。"
知识点: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解析:网络层可包括“B.互联网,有线、无线通信网,各种私有网络,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
知识点: 物联网
解析: “A.供应商通过 Internet 提供软件,消费者从供应商处租用基于 Web 的软件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 属于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
知识点: 云计算
解析:“团购网站通过自己强大的公关能力与企业合作,向用户提供价格较为低廉或折扣较高的产品”属于 B2C,“该团购网站也提供了用户之间的转让平台”属于 C2C,因此答案是B。
知识点: 电子商务
解析:XML:可扩展标记语言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用于标记电子文件使其具有结构性的标记语言,可以用来标记数据、定义数据类型,是一种允许用户对自己的标记语言进行定义的源语言。 XML是标准通用标记语言 (SGML) 的子集,非常适合 Web 传输。XML 提供统一的方法来描述和交换独立于应用程序或供应商的结构化数据。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即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是用于描述网页文档的一种标记语言。 GML:为了促进数据交换和操作,在20世纪60年代,通过IBM格公司研究人员的杰出工作,得出了重要的结论:要提高系统的移植性,必须采用一种通用的文档格式,这种文档的格式必须遵守特定的规则。这也就是创建GML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通用标记语言)的指导原则,从人们所产生的将文件结构化为标准的格式的动机出发,IBM创建了GML。 WSDL: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的缩写,是一个用来描述Web服务和说明如何与Web服务通信的XML语言。为用户提供详细的接口说明书。
知识点: 可扩展标记语言 典型应用集成技术
解析:可复用的构件有较高的质量保证的原因是“A.可复用的构件在不断复用过程中,其中的错误和缺陷会被陆续发现,并得到及时排除”。
知识点: 软件构件
解析:系统集成项目完成了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并开发了原型系统,因此应完成“D.阶段评审”。
知识点: 项目阶段
解析:评审和评价,贯穿于软件工程整个生命周期,不局限于项目完成后进行的活动。因此“C.评审和评价是指软件工程项目完成后进行的活动”是不正确的。
知识点: 软件过程管理 项目生命周期
解析:功能基线(Functional Baseline):功能基线指在系统分析与软件定义阶段结束时,在经过正式评审和批准的系统设计规格说明书中对开发系统的规格说明;或是指在经过项目委托单位和项目承办单位双方签字同意的协议书或合同中,所规定的对开发软件系统的规格说明;或是由下级申请并经上级同意或直接由上级下达的项目任务书中所规定的对开发软件系统的规格说明。功能基线是最初批准的功能配置标识。 分配基线(Allocated Baseline):分配基线指在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结束时,经过正式评审和批准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分配基线是最初批准的分配配置标识。 产品基线(Product Baseline):产品基线指在软件组装与系统测试阶段结束时,经过正式评审和批准的有关软件产品的全部配置项的规格说明。产品基线是最初批准的产品配置标识。
知识点: 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 基线
解析:软件产品被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被称为软件产品的“A.易用性(usability)”。
知识点: 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1部分:质量模型
解析:根据《软件文档管理指南 GB/T16680-1996》,该信息系统项目中的文档质量等级最低应达到“A.4 级” ,该级文档适合于那些要正式发行供普遍使用的软件产品,像关键程序或具有重复管理应用性质的程序如工资计算等需要 4级文档。
知识点: 软件文档管理
解析:针对该U盘,不正确的是“B.如果公司制定了 U盘的安全使用制度,小张的 U盘就不具有脆弱性”。
知识点: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解析:自主访问控制是在确认主体身份以及(或)它们所属的组的基础上,控制主体的活动,实施用户权限管理、访问属性(读、写、执行)管理等,是一种最为普遍的访问控制手段。 针对每个用户指明能够访问的资源,对于不在指定资源列表中的对象不允许访问。该访问控制策略属于“A.自主访问控制(DAC)”。
知识点: 访问控制-定义
解析:项目组为保证系统的设计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要求而实施的过程称为“D.需求验证”。
知识点: 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
解析: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GNU编译器套装),是一套由 GNU 开发的编程语言编译器。它是一套 GNU编译器套装以 GPL 及 LGPL 许可证所发行的自由软件,也是 GNU计划的关键部分,亦是自由的类Unix及苹果电脑 Mac OS X 操作系统的标准编译器。GCC 原名为 GNU C 语言编译器,因为它原本只能处理 C语言。GCC 很快地扩展,变得可处理 C++。之后也变得可处理 Fortran、Pascal、Objective-C、Java, 以及 Ada与其他语言。
知识点: 网络常识及常用网络命令
解析:MAN,其作用范围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如作用范围为一个城市.这种网络叫做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城域网的传输速率也在1Mbps以上,其作用距离约为5km--50km。
知识点: 网络分类
解析:AP 在开放空间最大覆盖范围可达 100m~400m。因此为选项“C.300”。
知识点: AP 接入点
解析:RAID 0(Striped Disk Array without Fault Tolerance) RAID 0是把所有的硬盘并联起来成为一个大的硬盘组。其容量为所有属于这个组的硬盘的总和。所有数据的存取均以并行分割方式进行。由于所有存取的数据均以平衡方式存取到整组硬盘里,存取的速度非常快。越是多硬盘数量的RAID 0阵列其存取的速度就越快。容量效率方面也是所有RAID格式中最高的,达到100%。但RAID 0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它跟普通硬盘一样没有一点的冗余能力。一旦有一个硬盘失效时,所有的数据将尽失。没法重组回来!一般来讲,RAID 0只用于一些已有原数据载体的多媒体文件的高速读取环境。如视频点播系统的数据共享部分等。RAID 0只需要两个或以上的硬盘便能组成。 RAID 1(Mirroring) RAID 1是硬盘镜像备份操作。由两个硬盘所组成。其中一个是主硬盘而另外一个是镜像硬盘。主硬盘的 数据会不停的被镜像到另外一个镜像硬盘上。由于所有主硬盘的数据会不停地镜像到另外一个硬盘上, 故RAID 1具有很高的冗余能力。达到最高的100%。可是正由于这个镜像做法不是以算法操作,故它的容量效率非常的低,只有50%。RAID 1只支持两个硬盘操作。容量非常有限,故一般只用于操作系统中。 RAID 0+1(Mirroring and Striping) RAID 0+1即由两组RAID 0的硬盘作RAID 1的镜像容错。虽然RAID 0+1具备有RAID 1的容错能力和RAID 0的容量性能。但RAID 0+1的容量效率还是与RAID 1一样只有50%,故同样地没有被普及使用。 RAID 0+1 是RAID 0和RAID 1的组合形式,也称为RAID 10。 以四个磁盘组成的RAID 0+1为例,其数据存储方式如图所示:RAID 0+1是存储性能和数据安全兼顾的方案。它在提供与RAID 1一样的数据安全保障的同时,也提供了与RAID 0近似的存储性能。 由于RAID 0+1也通过数据的100%备份功能提供数据安全保障,因此RAID 0+1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与RAID 1相同,存储成本高。 RAID 0+1的特点使其特别适用于既有大量数据需要存取,同时又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严格的领域,如银行、金融、商业超市、仓储库房、各种档案管理等。 RAID1+0 先对磁盘做mirror,然后对整个mirror组做条带化; 比如8块盘 需要分成4个基组,每个基组2块盘; 每个基组先做raid1,再做raid0,4条条带化; 所以: 允许所有磁盘基组中的磁盘各损坏一个,但是不允许同一基组中的磁盘同时有坏的; RAID 3(Striping with dedicated parity) RAID 3在安全方面以奇偶校验(parity check)做错误校正及检测,只需要一个额外的校检磁盘(parity disk)。奇偶校验值的计算是以各个磁盘的相对应位作XOR的逻辑运算,然后将结果写入奇偶校验磁盘, 任何数据的修改都要做奇偶校验计算。如某一磁盘故障,换上新的磁盘后,整个磁盘阵列(包括奇偶校验 磁盘)需重新计算一次,将故障磁盘的数据恢复并写入新磁盘中,如奇偶校验磁盘故障,则重新计算奇偶 校验值,以达容错的要求。 RAID 5(Striping with distributed parity) RAID 5也是一种具容错能力的RAID 操作方式,但与RAID 3不一样的是RAID 5的容错方式不应用专用容错硬盘,容错信息是平均的分布到所有硬盘上。当阵列中有一个硬盘失效,磁盘阵列可以从其他的几个硬盘的对应数据中算出已掉失的数据。由于我们需要保证失去的信息可以从另外的几个硬盘中算出来,我们就需要在一定容量的基础上多用一个硬盘以保证其他的成员硬盘可以无误地重组失去的数据。其总容量为(N-1)x最低容量硬盘的容量。从容量效率来讲,RAID 5同样地消耗了一个硬盘的容量,当有一个硬盘失效时,失效硬盘的数据可以从其他硬盘的容错信息中重建出来,但如果有两个硬盘同时失效的话,所有数据将尽失。
知识点: 网络存储技术
解析:EIA/TIA-568A 中把综合布线系统分为 6 个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
知识点: 综合布线
解析:我国颁布的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D/T926)的适用范围是跨越距离不超过 3000米、建筑总面积不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布线区域,区域内的人员为50人至5万人。
知识点: 综合布线
解析:软件开发工具是用于辅助软件生命周期过程的,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们试图让软件工程更加系统化,从而减少手工方式管理的负担。代码生成器的主要功能是根据某种功能、设计规约或模型自动生成程序代码(或代码框架)。它属于软件设计阶段和软件实施阶段的工具,很明显,代码生成器属于“D.集成开发工具”。
知识点: 软件开发工具
解析:JMS:Java消息服务,提供企业级消息服务的标准接口; JDBC:Java数据库连接技术,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标准接口; RMI-IIOP:提供应用程序的通信接口; EJB:实现应用中关键的业务逻辑,创建基于构件的企业级应用程序。EJB 在应用服务器的 EJB 容器内运行,由容器提供所有基本的中间层服务,如事务管理、安全、远程客户连接、生命周期管理和数据库连接缓冲等。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D。
知识点: 典型应用集成技术 java企业版-定义 企业级应用组件-定义 模型视图控制器-定义
解析:"一个对象有创建、运行、退出等状态。即使是同一类的多个对象,其状态未必总是同步的。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 "
知识点: 面向对象方法
解析:"在提供给学员的笔记里有这部分知识点,记住部署图是反映静态行为的,从字面上也很容易理解。 A是活动图,B是用例图,C是部署图,D是顺序图。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 "
知识点: 统一建模语言-定义
解析:A选项中招标文件中不能有评标委员会组成名单,如果有评标委员会名单就很容易行贿了,这个名单是保密的。正确选项是B。
知识点: 招标投标相关法律
解析:“信封上盖有乙公司所在地邮局 3 月 18 日的邮戳”表示了乙方的承诺日期,“信封带有甲公司所在地 3 月 22 日的邮戳” 表示了甲方的承诺日期。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3月 22日”。 "
知识点: 仲裁
解析:正版软件的升级版也要受版权限制。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D。
知识点: 著作权和专利法
解析:人力资源部经理作为职能部门主管为项目提供所需的人力资源,是项目的重要干系人之一,他关注人力使用效率是正当职业行为。干系人之间的需求有时可能会冲突和矛盾,项目经理任务之一是协调和平衡主要干系人之间的需求,而不仅仅为了满足某一干系人而去损害其他干系人的正当要求。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
知识点: 项目干系人管理过程 项目干系人
解析:"启动过程组的任务是:定义并批准项目或阶段。 计划编制过程组的任务是:定义和细化目标,规划最佳的行动方案即从各种被选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以实现项目或阶段所承担的目标和范围。 因此,本题不正确的选项是 A。 "
知识点: 监控过程组 规划过程组 项目收尾过程 执行过程组 启动过程组
解析:站在软件开发团队负责人立场,他可以把软件开发和现场安装调试视为两个不同的项目,分别包括各自不同的明显阶段。选项 B,我们很容易狭隘的理解软件开发就是软件编码,其实软件开发过程分 5个阶段: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所以在需求没得到确认前,早就进入了软件开发阶段。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A。
知识点: 项目生命周期
解析:C选项组织类型还有矩阵型 很明显,本题的正确选项是“D.职能型组织内可以有项目存在,项目通常在职能部门内部运作”。
知识点: 复合型组织 矩阵型组织 组织结构 项目型组织 职能型组织
解析:活动资源估算的输出是活动资源需求、更新的活动属性、资源分解结构、更新的资源日历和变更请求。 因“张工还在其它项目中担任重要角色”,因此源分析人员在进行资源估算时应提交“D.活动资源日历”
知识点: 估算活动资源-定义及输入输出 资源日历-文件计划
解析:用三点估算法,估算活动的平均时间为(乐观历时 + 4*最可能历时 + 悲观历时)/6 按上述公式计算,子任务Ⅰ的平均时间为 4.5天,子任务ⅠI的平均时间为 6.5天。因此该任务估算历时为“4.5天 + 6.5天 = 11天”。 本题正确答案为“B.11”。
知识点: 三点估算-工具技术
解析:许多组织把需求分为项目需求和产品需求。项目需求包括商业需求、项目管理需求、交付需求等。产品需求则包括技术需求、安全需求、性能需求等。 如果把该 WBS 的第一层模块“确定需求”,可以理解为“确定项目需求和产品需求”。那么“确定总体需求”可以理解为“确定需项目需求”,而下面的模块“确定(37)”可以理解为“确定产品需求” 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 A。
知识点: 分解-工具技术 工作分解结构
解析:选项 D 中的“所有的项目活动被直接分解到工作包,项目组成员马上按照 WBS 的活动开展自己的工作”是不正确的,得到 WBS 后,至少还得活动定义、排序、资源估算、历时估算、制定进度计划,然后还有考虑分工等,才能开展自己的工作。
知识点: 定义范围-定义及输入输出 规划范围管理-定义及输入输出 工作包 工作分解结构
解析:范围变更确保所有被请求的变更按照项目整体变更控制处理,范围变更发生时管理实际的变更,范围控制应与其它控制过程完全结合。因此选项D中“范围变更控制流程与整体变更控制流程应分开设计”的说法是错误的。
知识点: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定义及输入输出
解析:该可行性报告描述的是技术可行性,其中“能够有效降低开发成本与风险”提到了“C.风险因素及对策”和“D.经济可行性”。 但没有提到“B.运行环境可行性”。
知识点: 技术可行性 项目立项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项目立项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解析:经济评价法、市场预测法、投资估算法和增量净效益法等是详细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本题论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C。
知识点: 项目立项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解析:德尔菲法,聘请多领域专家背对背方式进行,借助问卷获取专家的评估结论,汇总问卷结果并在专家见传阅,专家调整各自评估结论,通过多伦征询获得专家一致意见。
知识点: 群体决策技术-德尔菲技术
解析:这题考的是招投标法,题干应改为“(43)包括了上述过程中不正确的陈述”。 根据招投标法: 第二十四条 招标人应当确定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需要的合理时间;但是,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二十日。 第三十七条 评标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五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投标保证金(Bidbond),是指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向招标人出具的,以一定金额表示的投标责任担保。投标 人保证其投标被接受后对其投标书中规定的责任不得撤销或者反悔。否则,招标人将对投标保证金予以没收从国外通行的做法看,投标保证金的数额一般为投标价的 2%左右。对于未中标的投标保证金,应当在发出中标通知书后一定时间内,尽快退还给投标人。 在招投标法第四十六条中,只提到了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没有提到“投标保证金”:“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中标人应当提交。” 因此是选项“A.①③⑤”。
知识点: 招标投标相关法律
解析:这题考的也是招投标法,根据招投标法: 第四十五条 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 正确的是选项 D。
知识点: 招标投标相关法律
解析:题干中“需求来源和低层需求实现不完全匹配”暗示了“B.维护对需求的双向跟踪性” 出了问题。
知识点: 需求跟踪矩阵-文件计划
解析:题干中指出“该需求变更会对已经完成系统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因此选项“C.秉承“客户至上”的原则,召集有关人员开始变更工作,满足客户的要求” 是不合适的。
知识点: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定义及输入输出
解析:“①组织过程资产 ②质量度量标准 ③工作绩效信息 ⑤已批准的变更请求”均为“质量控制”过程的输入项,因此正确选项是 C。
知识点: 项目管理工作执行数据和信息流向的一致性 控制质量-定义及输入输出 工作绩效信息-文件计划
解析:σ的倍数越大,缺陷或错误就越少,质量就越高。因此正确选项是 A。其详细解释,请看 文章:“6σ 管理法中的“σ”是什么意思?兼谈 2011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上午 48题”。
知识点: 控制质量-定义及输入输出 重要质量管理观点
解析:可以为大型项目建立一个项目级的 PMO 来加以管理,不是“C.大型项目必须建立组织级管理”
知识点: 项目管理办公室 大项目管理
解析:一般项目的计划主要关注的是项目活动的计划。但是对大型及复杂项目来说,制定活动计划之前,必须先考虑项目的过程计划,也就是必须先确定什么方法和过程来完成项目。 因此,选项 A中的陈述是不正确的。
知识点: 大项目管理
解析:每个企业一般都存在自己的通用过程,但是项目的特征又使得每个项目都有其各自不同的要求。对于一个大型及复杂项目来说,为项目单独建立一套适合的过程规范无疑是有益的。 本题论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D。
知识点: 大项目管理
解析:当要明确表述一个项目的目标时,实际上是从范围、质量、进度和成本等 4个方面对项目进行定义,前两个因素可以说是确定项目的效果,后两个因素是实现既定效果所需要的效率。 不正确的是选项 B。
知识点: 目标管理 大项目管理
解析:组建项目团队的输入(或依据)有:1、角色和责任;2、项目的组织结构图;3、人员配备管理计划;4、环境和组织因素;5、组织过程资产等。因此本试题的答案为选项B。 组建项目团队的输出(或可交付物)有:1、项目成员分配;2、资源日历;3、人员配置管理计划(更新);4、资源可用性等"
知识点: 人员配备管理计划 组建项目团队-定义及输入输出
解析:建设项目团队的工具有:通用管理技能、培训、团队建设、基本规则、集中办公、认可与奖励等 选项B属于组建团队的工具与技术,有利于完成项目,但是并不能改善人员流失状况。因此本题选择B"
知识点: 建设项目团队-技术或工具
解析:ABC活动同时开始:由于B为关键路径--4人不能被消减。C活动为3人,5天完成,A活动2人:将C活动的2人调来先完成A活动,完成后的2人连同C活动的另1人共同完成。4+3=7。
知识点: 网络图
解析:“有2家实力稍弱的竞争对手,与选项b“竞争对手过于强大”的观点是矛盾的; “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和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本身科技含量相对有限,较小公司的同质性产品开始进入市场”与选项d“行业存在垄断状况,,的观点也是矛盾的; 选项c“人员流失率较高”属于该公司内部环境问题。
知识点: 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 SWOT分析-工具技术
解析:A、C有争议
知识点: 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 SWOT分析-工具技术
解析:公司现在面临的是既有产品市场增长放缓、员工流失、公司市场局限在北京上海,而“自主研发、科研 实力较强”已是目前的竞争优势,不是公司目前最优先考虑的战略。因此(58)题,选项 D 不是最优先考虑的战略。
知识点: 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 SWOT分析-工具技术
解析:企业战略计划是将企业视为一个整体,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制定的综合的一种特殊的长期计划,它是将企业战略方针、目标、环境因素、内在条件等各要素融为一体的相互关联的系统。普通长期计划适用于稳定的环境或可预期的环境,而战略计划可应付环境的改变。 不正确的选项是 B。
知识点: 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 战略管理
解析:用自底向上法对该项目的成本进行估算,则估算值应为立项 20 + 实施50 + 运维 30 = 100万元,因此估算值应为选项D的 100万元。
知识点: 自下而上估算-工具技术
解析:根据题干的介绍,AC=200,EV = 100,PV = 400,BAC = 800 故CPI = EV / AV = 100/200 = 0.5 SPI = EV/PV = 100/400 = 0.25 因假定“不采取任何纠正措施”,所以 CPI和SPI保持不变。 开工后第4年末,PV=800,则EV = PV * SPI = 800 * 0.25 =200,AC = EV / CPI = 200/0.5 = 400 那么,开工后第 4年末CV = EV – AC = 200 – 400 = -200 因此到开工后第 4年末项目会出现“C.200”的成本超支。
知识点: 挣值管理-工具技术
解析:项目组成员负责识别与自己工作有关的风险,并负责追踪这些风险。因此 建议的选项是 C。
知识点: 识别风险-定义及输入输出 控制风险-定义及输入输出 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解析:数学题,但要理解题意。 A的风险系数=3*3=9 ; B的风险系数=4*2=8 ; C的风险系数=4*2=8 ; D的风险系数=4*3=12 。
知识点: 运筹学计算 风险概率与影响评估-工具技术 资源分解结构-文件计划
解析:配置项的操作权限由配置管理员 CMO 严格管理,基本的原则是:基线配置项向开发人员开发读取权限;非基线配置项向项目经理、变更控制委员会 CCB 及相关人员开放。配置管理里部分角色的权限如下: (1)项目经理:是整个软件研发活动的负责人,他根据软件配置控制委员会的建议批准配置管理的各项活动并控制它们的进程。其具体职责为以下几项: 制定和修改项目的组织结构和配置管理策略; 批准、发布配置管理计划; 决定项目起始基线和开发里程碑; 接受并审阅配置控制委员会的报告。 (2)QA人员:需要对软件配置管理有较深的认识,其主要工作是跟踪当前项目的状态,测试,报告错误,并验证 其修复结果; (3)开发人员(Developer):其职责就是根据组织确定的软件配置管理计划和相关规定,按照软件配置管理工具的 使用模型来完成开发任务。 有如此说法:配置管理员 CMO的权限都是√,因此⑤是可不予考虑的,测试人员是没有 ADD权限的,项目成员是 没有CHECK 权限的, CMO有CHECK 权限,项目经理对代码也有 CHECK 权限。 选项B可能是正确的。
知识点: 配置管理角色和分工 配置管理计划
解析:配置审计只是事后的合规性检查,至于发现问题后对整改措施的追踪,则不属于本次审计的范畴。因此本题的选项为 A。
知识点: 配置审计 项目管理之三大审计
解析:"设生产的产品 I为 x吨,产品 II为y 吨,则: 1x + 1y ≦ 4 4x + 3y ≦ 12 1x + 3y ≦ 6 解上述方程可知,x=2, y=4/3.因此,最大利润是:9*2 + 12* 4/3 = 34 原料“甲”还剩余: 4-2-1.3333 因此(66)正确选项是 B
知识点: 运筹学计算
解析:"设生产的产品 I为 x吨,产品 II为y 吨,则: 1x + 1y ≦ 4 4x + 3y ≦ 12 1x + 3y ≦ 6 解上述方程可知,x=2, y=4/3.因此,最大利润是:9*2 + 12* 4/3 = 34 原料“甲”还剩余: 4-2-1.3333
知识点: 运筹学计算
解析:设该企业的盈亏平衡点为 x 次,那么: 0.15x = 30 + 0.1x X = 600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
知识点: 运筹学计算 成本类型
解析:在题干中表的基础上,添加“累计年利润”和“累计年利润现值”,可得到下表: 年度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投资 2000 年利润 -2000 990 1210 1198 1277 累计年利润 -2000 -1010 200 1398 2675 年利润现值 -2000 900 1000 900.08 872.21 累计年利润现值 -2000 -1100 -100 800.08 1672.28 假定2007年为时间的“第1年”,则2008年为第2年,静态投资回收期是2-1 + 1010/1210 = 1.83 2009年为第3年,动态投资回收期是 3-1 + 100/900 = 2.1
知识点: 投资回收期
解析:题目中告诉了我们贴现率,计算净现值(年利润现值)需要折现率,所以首先我们通过贴现率来计算折现率。 折现率计算公式是: 折现率(折现系数)=上年折现率÷(1+贴现率),第一年的折现率为 1 静态投资回收期=(累积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直年份数-1)+(出现正值年份的上年累积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动态投资回收期=(累积净现值流量开始出现正直年份数-1)+(出现正值年份的上年累积净现值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值流量) 就可以求出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分别为: 静态投资回收期=1 + 1010/1210 = 1.83 动态投资回收期=2 + 100/900 = 2.1 "
知识点: 投资回收期
解析:"(71)的正确选项是“ C features ” 软件包文档的建立一般有2个目的,一。介绍软件的特点,如何使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用户手册。二。另一个文档描述软件的内部构造为了后续使用时候可维修,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系统手册
知识点: 软件文档管理 专业英语
解析:(72)的正确选项是“ B user documentation ”
知识点: 软件文档管理 专业英语
解析:(73)的正确选项是“ A system documentation”
知识点: 软件文档管理 专业英语
解析:项目选择方法包括测量项目业主的价值和吸引力,并可能包括组织层面其他决策准则。流程图(Flow charting)不是一个项目选择方法。 A选项是收益分析,B选项是专家判断,C选项是平分模型,D选项是流程图"
知识点: 项目选择方法 专业英语
解析:顺序图法包括四种依赖关系或先后关系:结束→开始、结束→结束、开始→结束和开始→开始 1)结束→开始:某活动必须结束,然后另一活动才能开始。 2)结束→结束:某活动结束前,另一活动必须结束。 3)开始→开始:某活动必须在另一活动开始前开始。 4)开始→结束:某活动结束前,另一活动必须开始。
知识点: 紧前关系绘图法-工具技术 专业英语
大纲 | 知识点 | 考题号 |
---|---|---|
项目范围管理 | 原型法-工具技术 | 1 |
分解-工具技术 | 37 | |
工作分解结构 | 37,38 | |
定义范围-定义及输入输出 | 38 | |
规划范围管理-定义及输入输出 | 38 | |
工作包 | 38 | |
群体决策技术-德尔菲技术 | 42 | |
需求跟踪矩阵-文件计划 | 45 | |
工作绩效信息-文件计划 | 47 | |
项目变更管理 |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定义及输入输出 | 39,46 |
项目沟通与干系人管理 | 项目干系人管理过程 | 31 |
工作绩效信息-文件计划 | 47 | |
项目沟通管理和干系人管理 | 项目干系人管理过程 | 31 |
工作绩效信息-文件计划 | 47 | |
项目组合、项目集和组织级项目管理 | 大项目管理 | 49,50,51,52 |
项目采购和合同管理 | 仲裁 | 29 |
资源日历-文件计划 | 35 | |
工作绩效信息-文件计划 | 47 | |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 15 |
访问控制-定义 | 16 | |
项目采购管理 | 仲裁 | 29 |
资源日历-文件计划 | 35 | |
工作绩效信息-文件计划 | 47 | |
战略管理 | 战略管理 | 59 |
信息技术知识 | 面向对象方法 | 1,26 |
物联网 | 5 | |
云计算 | 6 | |
可扩展标记语言 | 8 | |
典型应用集成技术 | 8,25 | |
软件构件 | 9 | |
软件过程管理 | 11 | |
网络常识及常用网络命令 | 18 | |
网络分类 | 19 | |
AP 接入点 | 20 | |
网络存储技术 | 21 | |
综合布线 | 22,23 | |
软件开发工具 | 24 | |
java企业版-定义 | 25 | |
模型视图控制器-定义 | 25 | |
统一建模语言-定义 | 27 | |
立项管理 | 招标投标相关法律 | 28,43,44 |
技术可行性 | 40 | |
项目立项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 40,40,41 | |
项目选择方法 | 74 | |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 资源日历-文件计划 | 35 |
人员配备管理计划 | 53 | |
组建项目团队-定义及输入输出 | 53 | |
建设项目团队-技术或工具 | 54 | |
信息化和信息系统 | 面向对象方法 | 1,26 |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 3,4 | |
物联网 | 5 | |
云计算 | 6 | |
电子商务 | 7 | |
可扩展标记语言 | 8 | |
典型应用集成技术 | 8,25 | |
软件构件 | 9 | |
软件过程管理 | 11 | |
网络常识及常用网络命令 | 18 | |
网络分类 | 19 | |
AP 接入点 | 20 | |
网络存储技术 | 21 | |
综合布线 | 22,23 | |
软件开发工具 | 24 | |
java企业版-定义 | 25 | |
企业级应用组件-定义 | 25 | |
模型视图控制器-定义 | 25 | |
统一建模语言-定义 | 27 | |
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 | 56,57,58,59 | |
项目成本管理 | 资源日历-文件计划 | 35 |
三点估算-工具技术 | 36 | |
工作绩效信息-文件计划 | 47 | |
自下而上估算-工具技术 | 60 | |
挣值管理-工具技术 | 61 | |
成本类型 | 68 | |
项目进度管理 | 估算活动资源-定义及输入输出 | 35 |
资源日历-文件计划 | 35 | |
三点估算-工具技术 | 36 | |
分解-工具技术 | 37 | |
工作绩效信息-文件计划 | 47 | |
网络图 | 55 | |
自下而上估算-工具技术 | 60 | |
紧前关系绘图法-工具技术 | 75 | |
项目合同管理 | 仲裁 | 29 |
项目管理办公室 | 项目管理办公室 | 49 |
项目管理一般知识 | 结构化方法 | 1 |
螺旋模型 | 2 | |
项目阶段 | 10 | |
项目生命周期 | 11,33 | |
项目干系人 | 31 | |
监控过程组 | 32 | |
规划过程组 | 32 | |
执行过程组 | 32 | |
启动过程组 | 32 | |
复合型组织 | 34 | |
矩阵型组织 | 34 | |
组织结构 | 34 | |
项目型组织 | 34 | |
职能型组织 | 34 | |
项目管理工作执行数据和信息流向的一致性 | 47 | |
项目管理办公室 | 49 | |
大项目管理 | 49,50,51,52 | |
项目管理之三大审计 | 65 | |
项目质量管理 | 控制质量-定义及输入输出 | 47,48 |
工作绩效信息-文件计划 | 47 | |
重要质量管理观点 | 48 | |
目标管理 | 52 | |
项目整体管理 | 项目收尾过程 | 32 |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定义及输入输出 | 39,46 | |
工作绩效信息-文件计划 | 47 | |
目标管理 | 52 | |
投资回收期 | 69,70 |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基础 | 结构化方法 | 1 |
螺旋模型 | 2 | |
项目阶段 | 10 | |
项目生命周期 | 11,33 | |
项目干系人 | 31 | |
监控过程组 | 32 | |
规划过程组 | 32 | |
执行过程组 | 32 | |
启动过程组 | 32 | |
复合型组织 | 34 | |
矩阵型组织 | 34 | |
组织结构 | 34 | |
项目型组织 | 34 | |
职能型组织 | 34 | |
项目管理工作执行数据和信息流向的一致性 | 47 | |
项目管理办公室 | 49 | |
项目管理之三大审计 | 65 | |
信息化知识 | 电子商务 | 7 |
企业级应用组件-定义 | 25 | |
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 | 56,57,58,59 | |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 3,4 |
专业英语 | 专业英语 | 71,72,73,74,75 |
知识产权管理 | 著作权和专利法 | 30 |
项目风险管理 | 群体决策技术-德尔菲技术 | 42 |
工作绩效信息-文件计划 | 47 | |
SWOT分析-工具技术 | 56,57,58 | |
识别风险-定义及输入输出 | 62 | |
控制风险-定义及输入输出 | 62 | |
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 62 | |
风险概率与影响评估-工具技术 | 63 | |
资源分解结构-文件计划 | 63 | |
信息安全知识 |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 15 |
访问控制-定义 | 16 | |
管理科学基础知识 | 运筹学计算 | 63,66,67,68 |
文档与配置管理 | 基线 | 12 |
软件文档管理 | 14,71,72,73 | |
配置管理角色和分工 | 64 | |
配置管理计划 | 64 | |
配置审计 | 65 | |
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 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 | 12,17 |
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1部分:质量模型 | 13 | |
招标投标相关法律 | 28,43,44 | |
著作权和专利法 | 30 |